由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主办,天美M0044苏蜜清歌、南京理工大学承办的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19届学术年会暨高铁文化国际交流论坛于11月7至9日在淮安举行。江苏省科协国际部主任杨非、江苏省科协社会服务中心副主任薛红民、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理事长席占稳、国防科技大学教授王维平、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十八所副总工程师赵宗贵、陆军工程大学教授郝文宁、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周伟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方志耕等来自国内外高校、科研院所及公司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。校党委常委、副校长张灏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。

张灏对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,并介绍了我校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、推进新工科建设和智能制造等领域取得的成果。他表示,本次会议的召开,标志着系统工程研究正在与智能化、信息化深度交叉,为推动江苏乃至全国的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提供了重要学术支撑。
主题报告环节,王维平以《数字孪生智能仿真原理研究与平台构建》为主题,系统阐述数字孪生的核心原理与在复杂系统仿真中的应用前景;郝文宁以《从“数说”到“数断”:数据资源利用能力跃迁与场景落地》为主题,探讨大模型在智能决策与认知计算中的发展趋势;周伟以《矿业领域人工智能基础与进展》为主题,展示人工智能技术在矿山安全与智能化管理中的实践成果;方志耕以《民用飞机的健康监测与管理关键问题》为主题,分享航空装备健康监测与状态评估的关键技术;赵宗贵以《智能与智能认知体系》为主题,分析智能认知的前沿问题与发展方向。
系统工程学术年会设六个分论坛,来自省内外高校的青年学者围绕“系统建模与智能优化”“高铁文化与区域发展”“智慧能源系统工程”等前沿问题开展学术交流与成果展示。在同期举行的高铁文化交流国际论坛上,专家围绕高铁科技创新、运行安全、文化传承与国际传播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。
会议还举行了“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”成立仪式,颁发了“优秀论文奖”,鼓励青年学者积极探索、勇于创新。

与会专家一致认为,本次大会视野开阔、主题前沿,为学术界与产业界搭建了高水平的交流平台,对推进江苏省系统工程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